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

[中時] 台灣趴趴走-東海岸教堂 看見部落心風景

台灣趴趴走-東海岸教堂 看見部落心風景
20140830 04:10
(黃麗如)



 每年聖母巡迴,都可感受到台東海岸部落教堂濃厚的祈福氣氛。(陳志源攝)


 台東部落的小孩跟天主教會的關係緊密,在教堂周邊可以看到許多有意思的部落故事,此為都歷天主堂。(陳志源攝)


 小馬天主堂是白冷教會修士設計的傑作之一,別有田園情調。 (陳志源攝)


 小馬天主堂後方是白冷會傳道士的墓園,他們離開瑞士後就在台灣奉獻,最後成為土壤的一部分。(陳志源攝)



夏天的台東不只可以追逐熱氣球,沿著海岸線而立的特色教堂有如太平洋畔一串珍珠項鍊,在大大小小的部落裡發散著溫暖的光芒。從台東市出發,循著台11線一路向北,沿線的教堂不只讓人看見信仰的力量,還展現出外籍傳教士在海岸山脈無私的奉獻與付出。在靜謐的教堂裡,不只躲避了暑氣,也窺見旅途中動人的人文風景。

因為《公東的教堂》一書,我踏上了東海岸教堂之旅,過去匆匆經過都蘭天主堂、小馬教堂,只覺得這些教堂建築好可愛、很迷人,直到讀了這本書才知道,瑞士白冷教會外籍神父們在台東耕耘大半輩子,不只傳道還辦教育、輔導婦女家政、陪伴孩子成長、解決醫療、環境問題,原本來自異鄉的人卻比本地人還本地人。

公東的教堂簡約設計市區亮點

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工作多年的阿美族大姊李慧真說:「小時候看這些外國神父騎著機車在台東來來去去,都覺得好帥,尤其錫質平神父,簡直就是電影中的性格小生。」的確,錫質平神父是這一切美麗故事的緣起,61年前他被瑞士白冷教會派來台灣傳教,開啟了白冷教會和台東的緣分。

錫質平神父初到台灣時,第一件事就是興學,籌辦技職學校公東高工,希望讓原住民孩子擁有一技之長,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。而學校的樓頂則蓋了一間教堂,即是現在在建築界大有名氣的「公東的教堂」。

從教學大樓的一樓慢慢走到樓頂的教堂,會經過教室及當時神父的宿舍,這一路建築的線條都非常簡潔,光影從牆壁的線條旁篩入,和茂密的綠色植物交織成豐富的意象。李慧真帶著我們一步一步往上爬,「教堂是瑞士建築師達興登設計的,他是用當時最前衛的概念設計,用簡單的線條讓光影說話。」

走進屋頂的教堂,整個人在神聖的氣氛裡安靜下來,完全忘卻暑意。祭壇有燦爛的光,彩繪玻璃則用樸拙的線條說著聖經的故事,在這個沒有多餘裝飾的空間裡,光影傳遞出神聖的力量。

李慧真表示,錫神父對於技職教育的重視,讓公東高工出了很多專門的木工、機械人才,近期還獲得不少國際大獎,他對台東子弟的影響實在太大了。錫神父對台東的牽掛甚至到他病危時寧可放棄在瑞士治療,特地飛回台東,他執意把自己奉獻給東部,將遺體化為這片土地的肥料。

她回想起1985年錫神父逝世的那天,忍不住紅了眼眶。過去,公東教堂是建築愛好者的私房景點,自從范毅舜去年出版《公東的教堂: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》,這裡就成了台東人文旅遊的新景點。學校宗輔室的老師一再提醒大家要先預約,校方會派導覽人員,讓遠道而來的旅人,好好認識這個教堂的故事。

都蘭天主堂似方舟小馬天主堂歷史建築

白冷教會傳道士各個身懷絕技,每個來台灣的傳道人都說著流利的阿美族語、布農族語,和各個部落融成一片,帶著大家上山下海,有人以攝影記錄珍貴的台灣時光,有人則以醫療為使命,而海岸線美麗的教堂也是由傳道人自行設計的傑作,都蘭部落的天主堂、小馬天主堂就是傅義修士的設計,他秉持簡潔的理念,教堂有如一艘方舟。

曾任都蘭國中訓導主任的徐昇明說:「要認識我們的部落,教堂是很重要的切入點,因為阿美族的生活就是跟著教會作息,來這裡最能跟我們互動。」

走訪都蘭部落時,剛好遇上來台近50年的葛德神父到天主堂主持彌撒,78歲的他至今仍騎著機車闖蕩東海岸教區,過去在大武、太麻里、宜灣、蘭嶼的經驗,讓他比台灣人還了解台灣,他用流利的阿美族語、國語、閩南語和部落老老少少交談著,在潔白的都蘭天主堂前,人物與教堂都成了迷人的景致。他一面跟信眾打招呼,一面跟我說:「要多學語言,語言可以幫你打開更多的窗。」

一路往北,會經過被列為歷史建築的小馬天主堂,這也是傅修士的作品,不少單車族會在此歇息、逛逛,教堂很簡單,可是卻有安慰人心的作用,後方是白冷會傳道士在台灣安息者的墓園,池作基、紀守常、周維道、郝道永、滿海德等外籍神父均長眠於此,化為東海岸的沃土。這裡有著國外墓園的明朗氣息,站在墓碑前看著這些神父們慈祥的笑容,不禁感動得想問:「你們和我們非親非故,為何要那麼愛我們?」

卡片教堂嵌山腰樟原教堂船造型

順著海邊開到成功鎮最北的宜灣部落,就可見到在小山坡上的「卡片教堂」,它就像張小卡片般插在半山腰,相當夢幻。李慧真指出,這間基督教長老教會的教堂在民國65年因為教堂受損,教友決定集資重建,當時重建時就是以聖誕卡片上的歐洲建築當作範本,於是蓋出很歐風的立面,相當可愛。

卡片教堂的內部空間不大,裝飾不像立面那麼華麗,但明亮的配色還是給人好心情。這座教堂也是台東成功鎮音樂神童盧葦的專輯《卡片教堂的鐘聲》靈感來源,15歲的她,譜寫的《卡片教堂》樂音,讓人走進空靈的音樂世界。這張音樂專輯的包裝就是做成卡片教堂立體的樣子,透過它,正在奧地利學音樂的盧葦,將宜灣卡片教堂的風貌傳遞到世界。


東海岸的教堂之旅,是心靈的旅程,也是想像力的展現。理性簡潔的白冷教會天主堂、可愛的卡片教堂,呈現多元的信仰風貌,而位在樟原的船型教堂,則在部落裡打造出立體的方舟,上教堂就像要登船遠航一般,充滿了期待與祝福。(黃麗如)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